文化名村--長橋
2015-06-23 11:15:26?佚名?來源:寧德網 責任編輯:掌握知識發展智力
一、概述:
長橋村舊稱閭村,四面環山,有一條龍江河沿村流過,河最寬處近百米,對岸為長新村。
長橋村站清水秀,風景優美,人杰地靈,文化底蘊深厚,民風淳樸,堪稱屏南縣西南方一顆璀璨的歷史文化明珠。
長橋村1950年12月至1956年2月為屏南縣人民政府所在地,后遷至屏南古廈,至今乃保留屏南縣人民政府,屏南縣公安局,屏南縣稅務局等遺址。目前長橋村為長橋鎮人民政府所在地。
1987年3月,寧德地區文物普查組在長橋村附近發現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活動遺址,說明長橋村一帶在新石器便有古人類活動。據傳宋代征南蠻后,留有江、倪、章三姓眷屬在長橋興基立業,以后不斷有不同姓氏遷居長橋,至今長橋有二十多個姓氏,六千多人口中(其中包括海外僑胞三千多人),人口最多的為包氏,柳氏次之。
二、特色文化:
1.傳統建筑特色①有至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長的古廊橋-----萬安橋(又稱仙橋、公濟橋、彩虹橋、厝橋等),橋長97.4米,寬4.7米,落水5墩,6孔,37間,152柱,橋頭嶺36階。萬安橋始建于宋元祐五年(公元1090年)距今916年。1991年3月批準為省文化保護單位,現上報申請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
②天寶寺(又稱南峙,始建于唐開元二九年,解放前被燒毀,解放后重建,現已建成屏南縣規模最大的寺院,被寧德市批準為對外開放寺。③演武臺(又稱圣王廟)每年十月十七恭迎齊天大圣之外,示作演戲之用,為古戲臺,戲臺頂部有保存完整的至今少見的巡天裝飾。④虎婆宮。建在江姑媽伏虎得道的石龍崗上,香火鼎盛終年不斷。江姑媽居長橋村,于宋宗年(1163—1189)生,得道顯圣助胞兄江樞平寇有功,宋孝宗帝欽賜九天巡按江氏夫人,流傳甚廣,與臨水宮陳夫人相匹。⑤有古民宅近百座,沿河而建,土木結構,墻基由鵝卵石砌成,墻頂為馬夫墻、蝦菇墻、三梯墻,宅為前后兩廳,有前后天井,古民宅冬暖夏涼,光線充足,宜人居處,大部份古民宅保存完好。宅間小巷均由鵝卵石鋪就,很有特色。
2、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:①有內八景:靈應泉、神巖洞、彩虹橋、臥龍崗、七星洋、雙鏡水、演武臺、倚山閣。②有外八景:兩霖橋、南山寺(今天寶寺)、虎婆巖、鳳頭石、積雪峰、飛泉際、三望亭、千尺嶺。
3、其他富有特色文化活動和文化形式。①每年正月十五元宵,往古田臨水恭迎陳夫人,演社戲三天三夜。②每年十月十七到建甌枇木臭恭迎齊天大圣。③每年正月擇日到虎婆宮恭請江姑媽。
4、文化名人:①宋代江樞為御史,榮祿大夫,江樞墓今乃在。②明代章潤刑部郎中,有“斷獄數千,無有冤者”的美稱。墓葬長橋,今未找到。其父墓葬在長橋,已找到。③包文禮(又名包越生)明末清初有“德義并著”美稱匾,至今乃保存完好在包氏宗祠。有墓完好。有關包文禮傳說不下數十篇,流傳甚廣。
|